特殊性能鋼具有特殊物理或化學性能,用來製造除要求具有一定的機械性能外,還要求具有特殊性能的零件。其種類很多,機械製造中主要使用不鏽耐酸鋼、耐熱鋼、耐磨鋼。
一. 不鏽耐酸鋼
重慶鋼材不鏽耐酸鋼包括不鏽鋼與耐酸鋼。能抵抗大氣腐蝕的鋼稱為不鏽鋼。而在一些化學介質(如酸類等)中能抵抗腐蝕的鋼稱為耐酸鋼。通常也將這兩類鋼統稱為不鏽鋼。一般不鏽鋼不一定耐酸,而耐酸鋼則一般都具有良好的耐蝕性能。
不鏽鋼的鋼號前的數字表示平均含碳量的千分之幾,合金元素仍以百分數表示。當含碳量≤0.03%及≤0.08%者,在鋼號前分別冠以“00”或“0”,例如不鏽鋼3Cr13的平均含碳量為0.3%、鉻≈13%;0Cr13鋼的平均含碳量≤0.08%、鉻≈13%;00Cr18Ni10鋼的平均含碳量≤0.03%、鉻≈18%、鎳≈10%
常用分類
1. 馬氏體不鏽鋼 常用馬氏體不鏽鋼含碳量為0.1--0.45%,含鉻量為12--14%,屬鉻不鏽鋼。隨著鋼中含碳量的增加,鋼的強度、硬度、耐磨性提高,但耐蝕性則下降。為了提高耐蝕性及機械性能,這類鋼最後熱處理是淬火和回火。它在空氣中可淬硬,但一般仍用油冷。這類鋼多用於機械性能要求較高,而耐蝕性要求較低的零件。如汽輪機葉片、各種泵的零件、彈簧、滾動軸承及一些醫療器械。
2. 鐵素體不鏽鋼 常用含碳量低於0.15%, 含鉻量為12--30%,也屬於鉻不鏽鋼。其塑性、焊接性均較馬氏體鋼好。這類鋼廣泛用於硝酸、氮肥、磷酸等化學工業中。
3. 奧氏體不鏽鋼 這是應用最廣泛的不鏽鋼,屬鎳鉻鋼。
二. 耐熱鋼
1. 抗氧化鋼(不起皮鋼)一般鋼鐵在較高溫度下(560℃以上)表麵容易氧化,主要是由於在高溫下生成鬆脆多孔的FeO,它較易剝落,最終導致零件破壞。實際應用的抗氧化鋼,大多數是在鉻鋼、鉻鎳鋼、鉻錳氮鋼基礎上添加矽、鋁製成的。和不鏽鋼一樣,含碳量增多,會降低鋼的抗氧化性。故一般抗氧化鋼為低碳鋼。
2. 熱強鋼 金屬在高溫下的強度有兩個特點:一是溫度升高,金屬原子間結合力減弱、強度下降;二是在再結晶溫度以上,即使金屬受的應力不超過該溫度下的彈性極限,它也會緩慢地發生塑性變形,且變形量隨時間的增長而增大,最後導致金屬破壞。這種現象稱為蠕變。產生的原因是:在高溫下金屬原子擴散能力增大,使那些在低溫下起強化作用的因素逐漸減弱或消失。 熱強鋼采用的合金元素,如鉻、鎳、鉬、鎢、矽等,除具有提高高溫強度的作用外,還可提高高溫抗氧化性。分類
A. 珠光體鋼:這類鋼在350--600℃範圍使用。
B. 馬氏體鋼:這類鋼在低於620℃範圍內使用。
C. 奧氏體鋼:這類鋼一般在600--700℃範圍內使用。
三. 耐磨鋼
耐磨鋼是指在強烈衝擊載荷作用下才能發生硬化的高錳鋼。它隻有在強烈衝擊與摩擦的作用下,才具有耐磨性,在一般機器工作條件下,它並不耐磨。主要用於製造坦克、拖拉機的履帶,挖掘機鏟鬥的鬥齒以及防彈鋼板、保險箱鋼板、鐵路道岔等。由於高錳鋼極易加工硬化,使切削加工困難,故大多數高錳鋼零件是采用鑄造成型的。